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富民强村不动摇,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日前,县委农办主任臧忠就贯彻落实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问:对照全委会报告要求,县委农办如何着力“三农”工作,为“十三五”全县农业农村发展谋好篇、布好局、开好头?
答:县委农办和全县农经系统的干部职工,将认真学习贯彻全委会精神,主动围绕“全市争一流、全省创特色、全国有影响”的发展定位,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一流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十三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提升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突出“三业融合、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强村富民”四大工作重点,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和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开展好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对策性和前瞻性研究,并根据年度、阶段工作安排,全面做好农事重大活动组织保障、指导督查工作,落实好县委、县政府涉农工作部署。
问:县委农办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我县在长江以北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答:进一步推进“一园三区六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区建设,放大“三大支柱”和区域特色产业规模,努力形成优势特色明显、产业规模适度、经济效益显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全托管”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围绕发展“互联网+休闲农业”,以休闲观光农业片区和星级农家乐为抓手,重点打造沿海、里下河、雅周现代农业园区和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圈,拓展农业功能,延伸产业链,不断打造海安农业新亮点。进一步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全县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以推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为重点,积极开展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问:今年县委农办将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答:一是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和实现途径。大力实施“引凤还巢”和全民创业工程,帮助大户、能人、外出返乡人员等兴办二三产项目,鼓励村干部带头兴办“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挖掘“三资”潜力促增收。以村组集体资产量化的股份、承包土地经营权折股的股份为入社资本,以村域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要服务对象,探索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富民综合社,不断挖掘集体闲置资产,利用集体土地水面等资源,盘活集体富余资金,积极开展适合本村实际的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通过服务有效增加村级收入,确保村集体收入增长10%以上。科学调整“星级村”评比标准,改进完善“星级村”考核办法,激发村干部发展村级经济的潜能。二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农民增收途径。坚持统筹城乡就业和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农民就业创业技能,推动农民自主创业、联合创业、返乡创业、居家创业。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规模经济效益。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开拓农民增收新渠道。加大农民财产权保护力度,拓宽租金、股息、红利等增收渠道,支持农民财产向资本转化。三是推进实施“双六双帮”工程,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因户施策、精准脱贫的工作机制,合理配置帮扶资源,落实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做到发展产业脱贫一批、提供岗位脱贫一批、就医助困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着力解决低收入人群相对贫困问题,确保年内20%的建档立卡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7500元以上。努力实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不让一个贫困户、一个贫困村掉队。(记者 缪凡)